香烟展示柜图片大全香烟(香烟展示柜尺寸图)
传
统
工
艺
传统工艺如何融入当代并继续发挥它的价值?如何与现代创意设计接轨?如何一如既往地美化并作用于大众生活?在非遗资源丰富的吴越大地上,一系列相关实践与探索正在进行。近日,中国文化报社记者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同行一道,开展“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采访。几天的时间里,记者们走访杭州、桐乡、东阳与乐清四地,聚焦当地传统工艺发展现状,挖掘传统工艺走进生活,走近当代人的新做法、新经验,为振兴传统工艺提供有效的“浙江实践”与“浙江经验”。
1
朱府铜艺:让文物“活”起来
徐继宏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明代江南才子徐渭这副对联,真实描绘了古代杭州清河坊的繁华景象。如今,回廊穿连、厅楼叠筑,铜光闪烁、古朴华贵,被中外游客誉为“唯一的江南铜屋”就坐落在河坊街上。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熔铜艺术家朱炳仁是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也是江南铜屋的所有者。据记载,“朱府铜艺”源于清同治末年(1875年),距今有140多年的历史。朱炳仁的太祖父朱雨相在绍兴设立了第一代“朱府义大铜铺”。朱雨相的儿子朱宝堂将其更名为“瑞昌铜店”,设在绍兴北后街。后来,朱宝堂的儿子朱德源举家迁到杭州,在杭州的打铜巷开始了专门研究铜艺书法之路。上世纪80年代,“朱府铜艺”传到朱德源长子朱炳仁手中,再传至朱军岷,已是第五代。朱炳仁、朱军岷从做铜字铜牌开始,重新寻找和再造“朱府铜艺”失落了的铜雕技艺,并发展为“杭州一绝”“中国一绝”,开创杭州铜雕发展的新篇章。2008年,“朱府铜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朱炳仁秉承“以铜立业,以书立世”的家训,对铜雕艺术进行挖掘和研究,在铜雕艺术领域创造了很多第一:他创作的紫金刻铜雕《玄奘求法图》是世界上第一幅刻铜壁画;涌金铜桥是中国第一座单孔拱形实用铜桥;在经过反复试验和探索后,雷峰塔换上了彩色铜衣,成为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塔……他申请了“多层次锻刻铜浮雕”“多重蚀刻仿铸铜”“紫金刻铜雕”“高反差磨花工艺”等60多项国家专利,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奖项。作为熔铜艺术的传承人,朱炳仁始终带着崇敬之心、热爱之情,倾情于铜雕技艺的传承、保护和产品开发。“铜是一种让人感觉亲切的金属,我让观众自由地抚摸触碰它们。这种特别的质感和温度,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滋生出对铜的喜欢。”朱炳仁说。
在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里,有一片占地6平方米、高约1.15米的金灿灿铜“稻田”,密密匝匝,姿态各异,束束稻谷如沐和风,蔚为壮观。朱军岷介绍,这是父亲创作的大型熔铜作品,名为《稻可道,非常道》。寓意为“稻以有形之体,喂养人的无形精神。寻常的稻可以表达宏大的‘天道’命题和人本主义观念。”“我和我的团队用熔铜这样的现代艺术手法,表达具象实物,反映现实社会中人们共同的关切和情怀,希望将铜雕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境界。”朱炳仁说。
朱炳仁及朱军岷集五代人的艺术精华,以铜为载体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交融和合,成就于3000平方米的居民大宅中。这座博物馆是明清时期典型的江南民居,从实用性家具、用具和屋内装饰,到佛教寺院的铜香炉、铜法器、铜佛像,再到铜乐器、书画和艺术作品,呈现了我国铜雕艺术发展的点点历程。
在朱军岷看来,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符号。“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铜炉、铜镜、铜驼,铜之纹饰、铭文,一段“铜文化”囊括了悠悠千年历史精华。“杭州铜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于19世纪后半叶,是杭州地区世代相传的高超民间手工技艺。特别是吴越国及南宋建都杭州期间,大量铜艺工匠迁入,在清河坊街周边形成了以打铜巷为中心的全国铜工艺品集散地。随着历史的变迁,铜器技艺传承已有了新发展,朱府铜艺也开始由单纯的艺术品向常用的日用品转变,并形成了‘朱炳仁·铜’品牌。”朱军岷说。
创意为非遗产品打开了一扇窗,也让优秀传统技艺与日常生活用品紧密结合。“做铜就像喝茶,你需要花时间去品,那种渐入佳境的感觉是很美妙的。”朱军珉说,想让非遗很好地传承下去,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合当代需求的创新,让铜回到百姓的生活中去。如今,朱炳仁与朱军岷把这一理念当做创新“朱府铜艺”的又一使命,这与故宫博物院“将故宫带回家”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邀请下,“朱府铜艺”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了朱炳仁文创艺术馆。
作为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合作研发者,故宫的瑰宝成为“朱炳仁·铜”设计文创衍生品的灵感来源。古典与现代交融,让故宫文化元素以现代方式呈现在产品设计上,用铜艺将更多文物带进生活、带到民间。目前,“朱府铜艺”又有4家铜艺文创品牌专营店开张,全国店面已达10余家。
“杭州是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当下,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并通过互联网把老百姓的需求与非遗传承对接,真正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火’起来,让‘文物’活起来。”朱军岷说。
唯有文化能致远。2016年,“朱炳仁·铜”系列作品在G20杭州峰会精彩亮相,用熔铜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目前,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都有了朱府铜雕艺术作品。
2
杭州王星记:一把扇子的故事
徐继宏
王星记扇子厂的工人们正在制作扇面
五月的杭州,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一把黑纸扇,需要经过大大小小86道工序,且还要在库房内放置半年至一年才上市出售;一把檀香扇,从设计、选料、开方,到拉花、磨工、雕刻……前前后后需要3个月时间。小扇子,真功夫,小舞台,大世界。
140多年时间,一个以家庭作坊存在、师徒传承为续的手工技艺,成为这座城市的金字招牌,也为这座城市烙下深深的文化印迹。记者们走进这座与大运河毗邻的杭州王星记扇厂,倾听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星记新一代掌门人孙亚青讲述关于扇子的故事。
民族的瑰宝
王星记扇庄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发源地在杭州扇子巷。据史料记载,清代“杭城营纸扇者总计有五十余家,工人人数达四五千人”。当时,杭州扇坊大多集中于太平坊、官巷口、扇子巷一带。孙亚青介绍,杭州下兴忠巷的一座扇业会馆供奉着扇业始祖齐纨。每逢重大节庆,制扇的师傅都会带着徒弟们前来祭拜。
王星记扇厂的创始人叫王星斋,祖上三代制扇。他与妻子陈英办起了名为“王星记”的夫妻制扇作坊,并独创了需要经过86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的黑纸扇,并运用洒金、泥金、剪贴、书法、绘画等装饰艺术,提高了纸扇的实用性与艺术观赏性。王星记扇子既是贡品,又受到了市井百姓由衷的喜爱,在坊间曾有“一把扇子半把伞”的美誉。王星记的第二代传人王子清,子承父业,不仅使王星记扇子有了国内市场,还远销南洋等地。1929年6月,王星记扇子获得首届杭州西湖博览会金奖。
黑纸扇、檀香扇、团扇……王星记扇业一步一步走来,走得艰难而踏实、曲折而辉煌。如今,王星记扇业的扇子品种已经达到十九大类400多个品种1万多个花色,年产值突破了2000多万元。王星记制扇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典型代表,吸引了无数国内外宾客前来参观,还应邀前往美国、瑞士、德国、法国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示表演。2014年,王星记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作为王星记扇业的第四代传人,在孙亚青看来,王星记扇业能有今天的发展规模和态势,得益于浙江省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老门牌的故事
杭州历来是全国的制扇中心。据史料记载,杭扇在北宋时就已经闻名。而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宫廷画院随之迁至杭州,名士艺人、能工巧匠云集,制扇工艺也更发达。当时,杭州城内有一条长达二里的巷子,集中了当年制扇的作坊和店铺。这条巷就是现在所说的“扇子巷”。
大凡上了年纪的老杭州人,都还能依稀记得当时扇子巷的具体位置。如今,扇子巷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对于孙亚青来说,扇子巷里有说不完的心酸和幸福的回忆。
1976年,17岁的孙亚青进入王星记扇厂工作。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孙亚青在王星记一待就是40多年。在她看来,王星记就是她的家,王星记扇业就是她的一切。
从创立至今,王星记已搬了17次家,而最早的家就在扇子巷。在王星记博物馆,孙亚青指着“扇子巷85号”这块门牌动情地说:“当时扇子巷要改造了,我心痛好久,有说不清的遗憾和心碎。”
为了保留一块门牌作纪念,时任厂办公室主任的她,独自跑到扇子巷想把它取下来。但由于个头小,够不着,没有拿下来。临到最后了,她还是舍不得,再去找门牌时,原来的七八块就剩下一块了。她急得不得了。于是,她专门买了两包香烟,请来一个搬运工人,帮忙将这块门牌取了下来,就是现在存放在博物馆展示的这块。“这块门牌已经成为王星记的文物了。如果当时不取下来,现在也看不到了。城市还是需要有一点文化碎片,要给后人留一些文化记忆。”孙亚青说。
据了解,在1994年至2009年的10多年间,王星记扇厂因杭州城市改造4次搬迁。2010年9月,王星记有了现在的厂房,一座颇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大楼,也建成了王星记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及学习人员上万人次。然而,据了解,就在前两天,有关部门告知现在的厂房又将列入城市新的规划,面临再次搬迁,她急得好几天没有合眼。“百年老字号经常性遭受搬迁动荡,不仅对王星记品牌发展不利,对杭州非遗的保护传承也不利。”孙亚青说,“城市需要现代化的设施,更需要历史底蕴的东西,因为文化底蕴是城市的灵魂,是发展的支撑。”
杭扇的传承
“非遗保护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王星记继承了千年中国制扇技艺的精髓,保留了杭扇古老、传统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孙亚青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近年来,王星记扇厂运用生产性保护方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使一些将濒临失传的产品和技艺得到恢复和扩展。如檀香扇“拉花”“烫花”技艺,扇面“微楷”技法,传统戏剧人物重彩绘画技法等。为了扩大非遗技艺传承队伍,王星记扇厂每年招收新人学艺,开办非遗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创办制扇技能大师工作室。工厂还以传承人为基础,与高校合作,创立扇子研发中心,实行产、学、研发展模式,提高传统产品生产效率,推动科技与文创融合,相继开发大师精品系列、城市礼品系列、旅游纪念品系列、网络动漫产品系列以及婚庆、保健养生等定制产品。“江浙一带,过去女孩子结婚时,一定要有一把扇子做陪嫁。‘扇扇子,坐轿子,荣华富贵一辈子。’扇子相当于一份彩礼。这几年,王星记扇厂在产品研发、创新上动足了脑筋,也走出了一条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新路子。借助互联网,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保持每年10%以上增长,年上缴利税400多万元。”孙亚青说。
如今,王星记已成为传统手工制扇的中华老字号,制扇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王星记还拥有中国扇艺界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及数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传承基地的称号。
3
桐乡:创意引领传统工艺
薛 帅
丰同裕染坊的蓝印花布产品
手捧一方蓝印花布,心系一处江南古镇。蓝与白相生相衬,渲染出江南千年的布艺色彩。浓浓乡愁流转于心头,古老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如今越发千姿百态。不禁令人感叹: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在桐乡,早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变成了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现实。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14年,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即利用物理防染印花法在自然白色坯布上隔染而成的民间染整技艺。桐乡是蓝印花布的主要流传区域,清末民初时就开办了印染作坊数十家,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丰子恺祖父丰小康在1841年创办的石门丰同裕染坊。如今,在江南这片丰饶的沃土上,新的“丰同裕”已经营多年,延续并发展着它独有的江南风韵。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哀警卫介绍,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性保护基地之一,丰同裕在继承传统工艺、传统图案的基础上,把源源不断的创意设计融入产品开发,并打破传统蓝印花布蓝白两色的固有概念,研发出80个色阶样本,推出了创意家居、服饰、渐变色、草木染等几十个系列,几百种产品。
“我们设计了适合现代生活、年轻化的实用蓝印花布布艺品,包括服装、配饰、箱包、围巾、方巾、文具等多类桐乡蓝印花布创新产品。2016年,我们淘汰掉60%的老款蓝印花布,保留经典图案与款式,开发新型蓝印花布布艺品与蓝印花布文创衍生品,目的是让传统工艺更现代、更贴近生活、更时尚。”哀警卫说。
随着现代印染工业的兴起,传统蓝印花布的产品消费逐渐淡化,传承发展也面临现代文化、机械量产等多方面的冲击。“手工艺的美感、精致感仍是目前机械化生产所无法取代的,每一道工序都凝结了手工艺人的心血,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是巨大的。”谈及如何在当下更好地推广蓝印花布系列手工产品,丰同裕染坊蓝印花布创新团队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一方面要把产品做精,另一方面还要创新营销方式,让更多人有充分了解传统印染技艺的渠道。
正如该工作人员所言,如今,位于乌镇的裕兴布坊已全面改造成新型桐乡蓝印花布生活馆,产品皆为蓝印花布创新当季品,面料与染色皆绿色健康、充满艺术感。“利用乌镇西栅的地理环境和客流量大、中高消费人群多的优势,以桐乡蓝印花布文化和手作慢生活为主题全面打造文化环境,成为桐乡蓝印花布良好形象展示和地方文化推广的窗口,同时接轨北京古北水镇永顺染坊,上架草木染技艺及桐乡蓝印花布产品,将桐乡原生态染坊文化与设计衍生品推向北方市场。”哀警卫说。
“玩”出来的传承之路
除了蓝印花布时刻紧跟潮流而动外,桐乡竹编的传承之路也颇为独特。这门老手艺如今通过年轻人的灵感与创意,日渐编织出更美好的前程。
从研发竹编DIY材料包到编撰体验教材,从开设竹编私房课到网络直播教学,竹芸工坊创始人、“85后”的竹编传承人钱利淮和他的团队用“玩”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让竹编这种少数人从事的老手艺,从小众作坊走向大众传承。在他们看来,传承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破篾、刮青、起底、收口……钱利淮一边娴熟操作着,一边为身旁围坐着的孩子们讲解竹编要领。眼前的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曾走出陈庄村,大学时主修工业设计,毕业后却子承父业,重新拾起了竹编技艺。“与父辈们传承竹编技艺不同的地方在于,我采取了更加贴近年轻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传承方式。”其父是乌镇竹编代表性传承人钱鑫明,如今父子俩为了竹编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精细化“分工”:父亲在老家经营,他的店随着近年来传统工艺振兴潮而重新红火起来;钱利淮创立了竹芸工房竹编工作室,目的是广泛拓展服务人群。
“让竹编再度进入民众生活的另一条路就是推广教学。”钱利淮回忆,世界互联网大会落户乌镇让他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在传承非遗方面的巨大潜力,萌生了借助互联网传播竹编文化的想法。如今,他和他的团队制作了内容丰富、适合不同年龄段与基础的竹编网络课件,并在自己的“竹芸”微店上不定期推出竹编DIY商品、竹器编结在线课程,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购买材料,通过网络在家学习竹编。
实现古老工艺的当代价值
如今,丰同裕在浙江乌镇景区、北京古北景区建立了蓝印花布产品展销基地,大力发展蓝印花布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6月,“青出于蓝”中国传统纺织印染技艺论坛即将在桐乡举办。“再造一个百年丰同裕”是传承人哀警卫的梦想。
同样,眼下想要学习竹编的人越来越多,这让钱利淮对所从事的竹编工艺越发充满信心。“接下来,我还打算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回陈庄村,吸引更多人走进这个竹编文化悠久的村庄,以了解竹编、传承竹编。”他说。
“由不同历史时期桐乡先民创造的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世代相传的传统手工艺,承载着鲜明江南水乡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好它们是我们这一代桐乡人的责任与使命。”桐乡市文广新局局长吴利民说。
非遗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除了要求传承人怀有一份责任感,更要探索一条合适的传承之路。“要叩问传统工艺在当代生存的意义,要为其谋求生长空间,寻求被当代人接受与选择的归宿,最终要使其服务于这个时代,真正实现它的价值。”桐乡市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褚红斌说,如何实现并扩大延展这种价值,桐乡的传统手工艺人及非遗传承人正在携手努力。
此行中,媒体记者们还考察了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该馆以讲述“桐乡故事”为主线,融“展示、展演、传习”为一体,运用实物、图片、场景再现、音像资料及现代多媒体等多种展陈手段,全面展现了蚕乡、水乡、菊乡的独特魅力。共展出桐乡非遗项目89项,实物1000余件。还设有“传奇·百工”展区,大批传统手工艺项目琳琅满目,与传习坊内的非遗传承人现场技艺展演相得益彰。
近年来,结合展览的举办,桐乡还推出了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木雕、麦秆画等项目专题传习班。“因为名额有限,往往在微信公众平台一推出就被‘秒杀’。”褚红斌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共有500多名非遗爱好者参加了传习班。在满意度调查中,98%以上的参与者表示很满意,希望能够继续举办。“竹编、木雕书刻等其他项目的传习班都已提上日程,包括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麦秆画等升级提高班也将陆续推出,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对传统技艺以及传统文化的需求。”褚红斌说。
4
古木逢春:守望乐清黄杨木雕的明天
薛 帅
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黄杨木雕专业班的学生正在学习雕刻 薛 帅 摄
到浙江乐清,一定要看看黄杨木雕。当“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中央媒体采访团行至乐清时,其集群化的创作队伍、各领风骚的大师精品、埋头钻研的后起之辈……都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项非遗,一门传统工艺,就这样在乐清这片风雅之地,古木逢春,恣意生长。
乐清作为百工之乡,传统地域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并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等称号。作为“浙江三雕”之一,乐清黄杨木雕因取材黄杨木而得名,也因质地坚韧、表面光洁、纹理细腻、色彩黄亮、雕刻精细、造型生动而闻名于世;而黄杨木雕的工艺流程也相当复杂,每道工序要求极高,尤其讲究雕工,注重技法,圆雕、镂雕、浮雕、拼雕并用,强调精雕细刻,刀法工整,玲珑剔透,清新传神,被工艺美术界称为“华东一枝花”。
艺术创新,永不止步
2006年,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乐清黄杨木雕名列其中。目前,乐清黄杨木雕有国家级传承人3名,省级传承人2名,温州市级传承人5名,高公博、虞金顺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高公博、虞金顺、王笃纯、虞定良、王笃芳5人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黄杨木雕虽然历史悠久,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却很少。”在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乐清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虞金顺看来,当代的黄杨木雕精品应是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作品。虞金顺从艺50多年,作为企业党支部30年的老书记,又是艺术界的人大代表、浙江省党代表,他对自己无论是做人还是从艺,都多了一份“苛刻”的要求。
“作为艺术家,应该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力作,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同时,黄杨木雕所面临的传承与创新的任务也更艰巨了。”虞金顺坦言,现在的艺术传承已经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单一传承模式,也不能只站在某一个名家高手的肩上,而是要站一个大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创新。他的“中国梦”主题黄杨木雕系列作品的构思和设想,就是在这种氛围中逐渐形成,孕育而生。目前,虞金顺又忙碌于他的新系列,“五水共治”“一带一路”等当代题材的系列作品。
同是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乐清黄杨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高公博则在艺术创新之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在他的工作室里存放着100多件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木材。“木材来自世界各地,各地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的愿望与理想,要用刻刀去讲好每一个地域的不同故事,用好属于木雕特有的表达方式。”高公博说,“要重视工序,传承工序,并创新、发展工序,这样我们的技艺才是真正与时代同步,才能真正提高与进步。”
如今,高公博担任同济大学、宁波大学等大学的兼职教授,在向青年学生授课的同时,教学相长,也促使他将传统工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纳入深层次的思考当中,并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从题材到刀法,不断探索着创新的路子。在高公博的手里,那些“无用”的木材,摇身一变,成了他挚爱的宝贝,于是根雕、劈雕、意雕等新技艺和一大批作品也应运而生。“我一直认为个性是艺术的生命,我们的工艺美术真正的传承,并不是把上一代的东西接过来简单传下去,而是拓展它、挖掘它、创造它、推动它,这才是把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活的可行之路。”高公博说。
世代坚守,事业永续
乐清市区晨沐桥边树荫掩映中,王家黄杨木雕研究所矗立了多年。这里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杨木雕艺术家王笃纯、王笃芳两兄弟生活和创作的地方。从王笃纯、王笃芳的父亲王凤祚开始,整个家族始终弥漫着黄杨木的淡淡馨香,他们一代代学习、传承、发展着木雕手艺。
王凤祚被业界誉为黄杨木雕的“宗师”,自他开始,一个家族的命脉与木相连。黄杨木雕在他们手中不再只是门手艺,而是一种融进了血液的情感。王家黄杨木雕技艺已传承四代,跨越百年。如今,王家从事黄杨木雕的就有28人,堪称木雕世家。
王笃纯今年84岁,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创作热情,一截钝笨的黄杨木经他精心雕琢,木屑尽落后,便出落成一个灵动喜人的形象;而在其弟王笃芳工作室的展架上,仰天喟叹的屈原、深不可测的老子、豪气冲天的苏东坡……一个个古代人物雕像令人屏息、端凝、流连。
“与我们第二代传人一样,第三代、第四代的孩子们继续埋首木雕。”王笃纯告诉记者,自己的孙子王石两年前考上了中国美院雕刻系的研究生,走的是一条比父辈们更为系统、学院派的学艺路。“他们有祖辈父辈的家传功底,同样又接受了系统地美院教育,将来一定更出色,他们是黄杨木雕的明天。”王笃芳说。 作为虞金顺的同胞兄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乐清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虞定良从小受到家庭艺术氛围熏陶,其父虞明华曾任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也是黄杨木雕的重要民间艺人。虞定良所创作出的诸如《大地》《角斗》《珠穆朗玛》《高山流水》等作品,将传统的雕刻技艺和现代的雕塑语言相结合,寓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体现了时代审美理念。
有生命的作品少不了思想和文化的支撑,而一件能名留青史、成为经典的作品,虞定良认为,必须兼具共性和个性。“共性即要迎合时代的潮流,体现主流价值观和人文精神,而个性就是创新,不能盲从传统手艺,固步自封、不懂变革,这只会让艺术停滞不前。”虞定良说,对于未来,除了继续创新创作外,他将把大量精力放在公益培训上。“培育人才是一个循序渐进、系统化的过程。我们需要更多的平台与机制去吸引、激励、选拔从事传统工艺的人才,要向后人传递的不仅是简单的雕刻技艺,更是一种艺术理念、一种创作思想的灌输。”他说。
发展产业,培育人才
黄杨木雕之珍贵,除了精湛无价的技艺,其原材料黄杨木也甚为稀少贵重。当下,黄杨木雕的材料来源已出现危机,同时专业人员流失严重,且个体作坊分散,难以产生品牌效应,这些都影响着乐清木雕艺术市场的发展。
为解决如此现状,得益于乐清深厚的经济基础与创新活力,万清堂木雕艺术馆作为乐清市近年来打造的重点“乐商回归”项目,正发展成为该区域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万清堂木雕艺术馆成立至今,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吸引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各类工艺美术大师30多人参与策划、设计与创作,已创作出200多件艺术作品,并在各类比赛和会展中多次获奖。
同时,传统工艺要有未来,必须要花大力气在青年人才培养上。这已经成为浙江非遗保护工作者与传统工艺界的共识,努力付诸实施,并不断探索不同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大家的目标。
在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窗明几净的教室中,年轻的学生们或在认真听讲,或正专注于木雕创作。古老的传统工艺在他们稚嫩的手中仿佛也换了张神采飞扬的青春面孔。该校黄杨木雕专业班学生余乾荣说:“起初我妈让我学黄杨木雕,我有些反感,但当学习到一定程度,具备了雕塑的能力,开始用想象力去创作作品,突然发现我如此喜欢木雕。硕大的玉米代表丰收,两只蜗牛相逢代表团圆,葫芦代表福禄……”
据介绍,该校黄杨木雕专业班从2014年9月开始招生,学生人数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300余人。同时,为助力传统工艺传承,校内共建有高敏、李向东技能大师工作室,且所有教学全部免费。学生们在这里不但能学到黄杨木雕技艺,也能拿到专业文凭。
“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校大众教育的大班集体授课与传统师徒传承中的小班口传心授相结合。通过平时的观察、考核,进一步挖掘学生中有天赋并努力的好苗子进行进阶培养,助其快速成长。”该校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比赛中,该校学生作品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目前,黄杨木雕专业班着重培养具有潜力的年轻队伍,为黄杨木雕传承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5
东阳木雕:木作生活的人文守望
郑 蕾
吕雄心正在制作木构件
“粉墙黛瓦马头墙,石库台门四合房;碧纱隔扇船篷顶,镂空牛腿浮雕廊。”随着一排排粉墙黛瓦的传统民居映入眼帘,“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中央媒体采访团来到浙江东阳,以木构件为骨架,集清水白木雕、砖雕、石雕、灰塑、墨画和园林艺术为一体的东阳传统民居,与青山绿水的江南环境自然融合,好似一幅幅古诗画。
东阳是著名的建筑之乡,东阳传统民居营造融木雕、竹编、石雕、砖雕等装饰艺术为一体,形成了独具儒家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体系。其中,代表性建筑卢宅肃雍堂纵深320米,堪称中国民间第一宅,以卢宅营造技艺为代表的浙江东阳传统营造技艺,自南宋时就闻名遐迩,各匠作门类齐全,如木作、泥水作、石作、雕花作、漆作等。2008年,东阳卢宅营造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东阳传统民居营造体系内的绝技之—的东阳木雕,是东阳“工艺美术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三乡特色文化的物化表现。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构图饱满,采用色泽清淡的樟木、椴木等为主要雕材,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为浙江三大名雕之一,列全国四大木雕之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化是东阳木雕的根与魂
“东阳的木文化源远流长,古人讲求阴阳五行,木代表着春天和东方,象征着生长的力量,居住的最佳境界,就是阴阳和合,因此,木与土是造房子的最佳选择,而那推开雕花门时吱呀的声音,才是最具中国的味道。”东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马景斌的介绍牵动着记者们的思绪,“东阳木雕历史悠久,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东阳木雕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现已发展出七大类3600多个品种。”在此次举办的座谈会上,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吴初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向东分别作为东阳木雕老中青的代表人物,向采访团讲述了木雕的文化传统和创新工艺的经验。
“明清时期,东阳木雕已成为东阳传统民居乃至江南古代建筑的灵气精魂所在,是东方民居的重要特征。根据建筑雕件的部位、构件形状、不同视角以及屋主要求,东阳木雕工匠们大胆表现,一个木雕构件往往集中了多种雕刻技法,尽显富丽堂皇之美。”吴初伟说,“除了独特的雕刻技法,文化才是构成东阳木雕之美的根与魂,木雕工匠除了从历史神话、民间故事、古典文学、戏曲人物、鱼虫鸟兽中选取题材,还能见景生情地从身边选取反映自然风景、生产劳动、节庆风俗的生动题材加以雕刻,如西湖风光、近地山水、采桑养蚕等场景,活灵活现,情感逼真。学养较高的木雕艺人还会把各种历史故事巧妙组合,诠释一定的儒家传统文化主题。这种内涵丰富的寓意,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表现,某种程度上成为东阳人进行伦理教化的重要艺术手段,从而赋予了东阳传统民居更加厚重的文化功能。”
黄小明是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复制者,拥有多项专利。走进他的新东阳木雕有限公司,木雕从单一的摆件装饰品演变到现代家庭常见的茶几、壁画、木箱等。黄小明表示,东阳木雕经过一代代的工匠、艺人的大脑和手,不断成长,“新东阳木雕”根据时代特征加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形式上的创新使传统工艺更好地融入了人们现代生活,这样有利于传统工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所谓传承,就是老祖宗留下的精湛技艺、文化之魂不能丢。黄小明说:“在继承老祖宗本领的基础上,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我们要在设计上、艺术体系上做一些创新。这几年,我借鉴了油画、素描等绘画、摄影手法,利用焦点透视、近大远小等构图方式创作了一些木雕作品。我们要做儒匠,要有文化自信,一步一个脚印,将东阳木雕的传统文化深入发掘。”王向东表示:“传承东阳木雕艺术的精髓,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产品设计和定位,讲好自己的故事。有了独特设计,有了独特文化,好产品不愁‘嫁’。”
木雕产业升级的跨界融合之路
目前,除了文物修复领域,东阳木雕还走进了现代建筑和仿古建筑领域,成为中式生活的典型符号,在建筑装饰界一枝独秀。陆光正创作室是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百姓美化生活,是浙江传统工艺的一大特色。东阳木雕自古便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装饰,当代的拓展,从最初的祠堂、门厅装饰,到大型景区、会议中心、城镇建设等,木雕装饰越来越显示其神韵。”东阳木雕体现了古建与工艺美术的结合,无疑是返璞归真,从深层次而言,是“建筑之乡”与“工艺美术之乡”的融合推动。
木雕产业与旅游业和影视产业的跨界融合也是东阳延伸木雕红木产业链的一大特色。“中国木雕之都”与“影视旅游名城”相碰撞,擦出了“游影视名城、赏明清故居、品木雕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火花。凭借木雕博物馆、卢宅非遗文化街、木雕小镇等载体的搭建,深挖东阳的历史文化内涵,赋予木雕、家具、古民居等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开发多品种木雕旅游纪念品,营造高雅、闲适的氛围,以加深游客对木雕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现在的东阳木雕产业,商户和市场投资方有一个共识,就是主动出击,引领消费。目前,东阳中国木雕城构建的世界民族文化与艺术生活馆,旨在引领一种木雕文化的极致体验消费方式。生活馆内布置了整套的东阳木雕家装,走入生活馆,人们就可以知道,原来东阳木雕还可以这样进入生活。它也是一个非常棒的文化体验场所,融汇生活美学。此外,东阳市政府联手复星集团、阿里巴巴等一批优秀浙商团队建设的中国木雕博物馆,集收藏、展览、研究、文化交流于一体,历史与艺术并重,收录了所有东阳木雕大师的代表作品。
“东阳木雕产业享誉国内外,但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工艺、营销模式等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东阳木雕走创意提升和跨界融合发展之路。因此,除了完善木雕红木产业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资源要素整合,提升价值链,与中式建筑装潢产业、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影视业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海刚说,“我们将深挖东阳地区的历史文化符号,努力打通融合跨界的各种发展渠道。”
非遗工作站里的榫卯情怀
榫卯,被称为中国传统木作的“灵魂”,也是中国人给予世界的最重要文化馈赠之一。当采访团来到筹建中的国家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非遗工作站,看到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榫卯结构,大家来了兴趣,纷纷试图拆解,却发现件牢牢“咬合”,密不可分。国家级非遗项目卢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吕雄心给大家“面授机宜”:“凹凸结合,严丝密缝;若非巧取,永不分离。这种工艺,既抵消了木头与生俱来的内部张力,又含蓄地建立起一种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秩序。”记者们询问这些结构在传统营造中的用途,吕雄心谈到,这些榫卯分成三大类,分别用于面与面的结合、横竖材的“点”式结合、多个构件的组合连接。它们最先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建筑之上,后被延伸到家具以及其他器械。东阳传统营造中的木构架就是完全借助这种奇妙的工艺,不用一根钉子也不用一滴胶水,就可以牢固地支撑起房屋,并具有良好的抗震作用。
此外,吕雄心介绍了东阳传统营造技艺的独特之处,以卢宅营造技艺为例,其独特的套照付照、退磉技艺和“三销一牵”的做法,丰富了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方式。据东阳市房管部门、文保部门统计,东阳境内保留有民国前建筑1000余处,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处,大部分是木结构民居。其中,卢宅明清建筑群已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名录。由于传统营造技艺繁杂,需要靠师徒传授的模式来传承,全面掌握至少要3年以上,且学徒工资不高,因而当前匠人严重不足,很多传统营造技艺技法传承困难。而传统营造是东阳木雕的母体,东阳木雕是在传统营造的装饰技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复兴传统营造,也是东阳木雕寻脉、思源、创新的要义。
带着强烈的紧迫感,吕雄心在中央美院举行的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上力推东阳传统营造技艺,得到了文化部和央美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如今,东阳正在创建国家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非遗工作站,以承担起东阳传统营造技艺抢救、传承、活化、创新的功能。面对传承困境,吕雄心摸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让新进公司的年轻人先学习电脑测绘与设计,培养兴趣后派到全国各地的文物建筑修缮工地,跟着工匠们学习传统营造文化,逐步掌握相关技能。如今,这一做法已被中央美院、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所借鉴,并于今年3月份促成了同济大学东阳实训基地落户非遗工作站,吕雄心希望通过工作站和高校的对接,把毕生绝学有步骤、有计划地传授给未来的建设者们,打造学用一体的传承链。
大家注意到,粉壁黛瓦马头墙作为样板房搬进非遗工作站。吕雄心说:“这是工作站的另一个课题,即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在当代乡村及民居建设中的应用。探索传统民居营造与当代乡村生活的结合,既保持当地传统营造特色与人文底蕴,又适合现代宜居需求,探索传统装饰、新中式装饰在现代建筑中的使用,引导传统室内装饰的回归,让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送别记者团一行,马景斌期待着更多有识之士投身到传承保护中式木作文化的事业中来:“正在创建的国家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非遗工作站,是对东阳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抢救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充分肯定,让更多人爱上中式木作文化,让传统工艺走进大众生活,是东阳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陈曦提供
云霄香烟货源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