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香烟品牌(军用香烟)
一座城,总有一些故事和记忆独属于这里
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属于老西宁城的故事和记忆
西宁人最喜欢养的鸟是麻料
麻料,因为易购买、好伺候、叫声动听,已经成为青海人养鸟的主流,你看那拎的鸟笼子里,十只有八只都是麻料。
麻料,也叫朱雀、麻鹩,是候鸟。每年初夏,麻料成群结队就带着幼鸟从东向西迁徙,此时捕捉的麻料幼鸟经过驯化,即可成为叫声动听的宠物。
西宁的玩家更喜欢叫出“狮子滚绣球”五音的麻料。行家们说,就是“狮子滚绣球”也有几百种叫法,这么精微的差别,也只有行家才能分得清。但只要麻料能叫出“狮子滚绣球”五音,马上身价倍增,几十元买来的鸟,一下就升值到几千元。
西宁也曾挖出大量银元
八九十年代,西宁也曾挖出大量银元。据《西宁城中文史资料》记载:……适逢改革开放,香房(坊)巷于1997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兴建。在拆旧作业时挖出了埋藏地下的数百枚银元。过往行人哄抢起来,一时三刻便你多我少地抢了个罄尽。过后有人议论:一说是石县长石殿峰埋下的遗财;一说是马保长家的藏银,众说不一。
据已经不惑之年的陈女士回忆,1992年她在一多高中上学,途经互助巷,在互助巷附近的一个工地现场,挖掘机在挖地基的过程中挖出一个坛子,随着坛子的破碎大量银元散落在阳光下,有人喊了一声,那是银元啊。随后,整个工地都沸腾了起来,大人小孩都来“抢宝”。据其他目击者称,人最多的时候,有上百人围在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拼命挖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描述那天的情形时说,“挖宝”的场面十分壮观。人们都拿着锄头、铁锨等工具埋头挖掘,没来得及拿工具的索性用手刨土,他们个个瞪大眼睛,神情紧张,惟恐刚挖出银元便被别人抢走了。
“先是在被发现处挖,后来整个工地都被挖了一遍。”市民称,整个互助巷的地基被人们挖出了数十条“壕沟”。
西宁人以前吃什么水果?
民国之前,老西宁人将卖水果的行业称之为青皮行,果子店是水果的批发市场,批发和零售商的经营活动都要通过果子店议价、过秤、结算,批发商按比例给果子店缴纳佣金。同时,果子店也设有客房、马厩、停车场地以方便长途贩运商贩住宿和吃饭。当时经营的本地水果主要有民和的冬果,化隆的软儿、酥梅梨,乐都的花青、沙果,贵德的长把梨、杏子等。清晨,水果摊贩们都去果子店进货,一个个解开麻袋或毡包(初冬的冬果上市,贩卖者怕冬果受冻,故用毡包果子),翻看之后,便将毡包一角握在手里,等待店家议价过秤,凡是已被人认定是他选好的商品后,别人就不能再插手,哪怕是亲戚朋友也不允许。
到了夏季,乐都一带的杏子、花青、沙果陆续上市。农民们将自产的果子用骡马或驴驮运到西宁,因为数量少,每人牵一两匹牲畜。清晨五六点钟小贩们便去大校场迎候果子驮。驮子一到,小贩们一拥而上,你争我夺,凡是抓到手的驮子,便算是他已买定了,不容别人插手,没有一点礼让,不讲一点情面,因此人们将青皮行叫做霸王行。驮子到果子店,由店掌柜定价过秤,每百斤加两成,由小贩们带领农民到果子店,小贩们净赚两成利润,收入很不错。有些小贩是自购自销,驮回家存储起来设摊销售。
入夏以后民和一带的西瓜上市,小贩们在十字路口摆摊经营,到处是:“沙瓤瓜,三大(指铜板,也叫铜圆,一个铜圆叫一大)一牙”的叫卖声。过一段时间,化隆的软儿、冬果,贵德的长把梨也陆续上市,源源不断运到西宁,小贩们的生意如细水长流般做到十一月,甚至到腊月。
早年间青海女子如何美容
用麻雀粪做面膜?
在以前,妇女们自制香皂,自制擦脸油,还会自制护肤面膜呢。这种纯天然的面膜据说很好用,但制作材料却是用麻雀屎和童子尿调配成的。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还被母亲和舅妈们带着到树林里捡过麻雀屎。在寒冷的冬季,树叶落尽,草木干枯,萧索的树林中,只有麻雀站在枝头上无奈地鼓噪。林间空地上,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麻雀粪,妇女们每人拿一只小布袋子,极耐心地把麻雀屎一粒一粒地捡起来,装入小布袋中。捡麻雀粪还有讲究,要专门捡公雀的粪,公雀的粪粒又硬又直,品相比较好。母雀粪细小弯曲,不好捡,弃之不要。
把公雀粪捡回去后,还要再拣一遍,抖去尘土杂草,然后放到一个小瓷坛子里,再拿个缸子或小盆去找小男孩,接一些小男孩的尿。这种尿叫童子尿,据说很珍贵。有些小男孩不愿意被大人摆弄着撒尿,妇女们还要准备一些糖果零食,作为撒尿小男孩的犒赏。童子尿倒进小瓷坛里,把公雀屎泡上,这就是自制的面膜了。
到了晚上,先用小木棍把泡好的雀粪搅成糊糊,待脱了衣服钻进被里,就把这些黑乎乎的麻雀粪捞起来,一把一把地抹到脸上。脸上涂满后,再抹到手上。有的母亲不但自己抹,还要给自己的孩子每人都要涂上。孩子们嫌脏不愿涂,往往会遭到母亲的呵斥,被迫涂上。
但到了第二天早上,洗去那些黑乎乎的麻雀粪,就会发现,脸上的皮肤真的变得光洁滋润,摸上去滑溜溜的。手上的裂口也痊愈了,一双小手又白又光。
凤仙花
凤仙花染指甲
到了农历的七月初七,青海人在这一天也有一个非常美好的习俗,妇女们用凤仙花染指甲。七月七传说是天上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因而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但在青海民间大多是女孩子们在过这个节。这天女孩子们要为自己的巧手染指甲了,青海人叫“包海娜”。把海娜花拔下来,稍微晾一晾后,就放到茶窝里捣碎,捣的时候还要加一点明矾,为的是固定颜色。把海娜花捣成稀糊状,然后在指甲上抹点清油,把捣得稀烂的海娜花敷在指甲上,用蜀葵叶子或向日葵叶子包好,外面再包一层布,就算把海娜包上了。
第二天早晨,撕掉包在外面的布和叶子,只见指甲红艳艳的真是好看。
因了“包海娜”染指甲的美好,包海娜倒不分年龄性别。许多老奶奶也包,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指甲染成红色。还有年幼的小男孩,看见姐姐们包,他也嚷着要红指甲,母亲和姐姐们一般也会满足他的愿望,也会替他们染上红艳艳的指甲。还有的成年男性,因为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手指甲染红,就在脚上包海娜,染红脚趾甲,过过包海娜的瘾。倒也不完全是为了臭美。据民间传说,海娜有养血、明目的功效。那些染了红指甲的男人,就可以指着养生的名义为自己找借口了。
西宁古城里有哪些能工巧匠?
民国时期的西宁实际上只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其中最繁华热闹的是东大街,西大街次之,南、北大街则相对冷清。我们从文史资料上了解到,解放前西宁手工业虽然不甚发达,但是,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一些较有名气的技师和能工巧匠,他们的学艺故事,赋予古城丰富的人文内涵,并对当时西宁的手工业生产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风匣名匠徐成全
徐成全(人称尕徐),男,汉族,青海西宁人,生于1855年,卒于1959年,享年74岁。
1912年,徐成全学成木工手艺,在西宁市西大街开设木匠铺,主要制作木质风匣,兼做木工零活。徐成全制作的木质风匣,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刨工平展,合缝紧密,不变形,不裂缝,风力大,拉着轻。其品种有鸡毛造和黑龙纸造两种。其规格有单杆、双杆、四杆等。在当时,徐成全制作的木质风匣较有名气。当地的炉院、饭馆、银炉和居民,都喜欢购买他做的风匣。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尕徐风匣”。风匣坏了或风小了,人们也都愿意送到尕徐的木匠铺去修理。
徐成全不收徒弟,将手艺只传给儿子徐汝玺。1955年合作化时,徐汝玺参加了西宁市炊具生产合作社。
首饰巧匠王延昌
王延昌,(人称瘸王爷)男,汉族,青海湟源人,生于1888年,卒于1953年,享年65岁。
王延昌自幼跟父亲王怀德学习制作金银首饰的技艺,手艺精湛,擅长绘画。先在青海湟源县城开银匠铺,制作金银首饰,尤以制作少数民族特需银首饰为主。
1938年,王延昌与孙子王海龙从湟源迁至西宁饮马街13号,开设“德盛银楼”,制作金银首饰。并将少数民族特需银首饰的制作工艺和品种传入西宁,逐步推广开来。其品种有:银盾、银盘、银碗、银镯、奶钩、佛阁、耳坠、戒指等。
1945年,王延昌接受大通县一顾客的订货,自己设计,亲手制作了一顶重20两的纯银菩萨凤冠,做工精细,技术高超,同行争相目睹学习,赞不绝口。
王延昌将制作金银首饰的技术传给孙子王海龙。王延昌家祖孙五代都是银匠。1955年合作化时,王海龙带头组织起西宁市银器工艺生产合作社(现更名为西宁金银首饰厂),并担任社主任。
藏刀名匠马国祯
马国祯,男,回族,甘肃临夏人,生于1894年,卒于1989年,享年86岁。
1928年,马国祯一家从甘肃临夏逃荒来西宁,在北小街口开铁匠铺,锻打各种铁器刀具,并以锻打藏刀为主。
马国祯锻打的藏刀有5寸、7寸两个规格,并配有牛角花纹手柄和十分考究的刀销,还配有吃饭用的筷子、拔汗毛用的镊子、挖耳屎用的挖耳子等附件,小巧玲珑,造型独特。即是实用的刀具,又是名贵的工艺品。其优点是:刀口锋利,不卷刃,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一物多用,携带方便。他锻打的藏刀,刀面上都砸有一个手掌图形的标记,人称“手牌”藏刀,又被人们称誉为“马国祯藏刀”。是深受广大藏族人民喜爱的名牌产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
1956年合作化时,马国祯和儿子马呈祥都参加了西宁市铁工生产合作社。
西宁曾经有过哪些老牌坊?
+
历经二百年风雨侵蚀的城隍庙牌坊
城隍庙牌坊在西宁古城西北侧,因规模宏伟的城隍庙而得名。在耄耋老人赵青槐的记忆中,城隍庙坐北朝南,临街正门为青砖磨砌须弥座基,三楼牌坊高低错落,椽、枋、斗拱及吊垂都是由砖雕成,三楹半圆拱形门,中间的门比两侧高,红漆的双扉门扇,老人记得中间门扇上还有八十一颗泡钉及一幅铜质兽首的门环,工艺精湛。整个牌坊高约六米,宽十二米,从远处看,庄严肃穆。牌楼柱洞间,有前后八根斜撑木,以石蹬衬挡,预防地震与狂风。此牌坊造型十分匀称,彩绘绚丽悦目,经二百年风雨侵蚀与地震,榫卯结构仍然紧密如初,可见当年木匠高超的技艺。老人说,平时山门紧闭,逢初一和十五祭祀的时候香客游人如织。牌坊1956年尚存,1958年被人为破坏。84岁的张国清老人清楚地记得,城隍庙拆除时她正坐在门口,只听“轰”一声响,老牌坊消失了。
典型的明清建筑文庙牌坊
西宁文庙又称孔庙,是西宁的大庙之一,其规模宏伟,结构严谨,工艺高超,是一座完整而典型的明清建筑群,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赵德琰先生曾在《城中区文史资料》中阐述,文庙位于府门街今城中区文化街。解放前文庙一直完好,临街庙前中间以青砖砌成的大照壁与墙连接成封闭体,两侧面东西设两座牌坊门。1941年间,当局为拓宽道路,将两座牌坊门与照壁均后移三米,照壁东西两端坐北向南竖立两座小巧玲珑的木质牌坊,改建后的门楣上各镶嵌刻字匾额,东面书有“道冠古今,”西侧题为“德侔天地”。
文庙第二门,建于清乾隆六年,为木结构四柱三楹三楼歇山顶巍峨高耸的大牌坊一座,高约十二米,面宽十五米。斗拱采用单翘重昂七踩斗,边楼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各楼斗拱参差变化,灵活有序。飞檐挑出,翼角翘起,玲珑精巧,古朴雅观,堪称西宁古建筑的精品。据说,牌楼的四柱竖于础石之上,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大风、地震摧摇,竟然巍然屹立至解放后,以后遭人为拆毁,令人十分惋惜。
屡被洪水冲垮的通济桥
南川河古桥又名“通济桥”,位于大西门外,南川河古称麒麟河。据《西宁府新志》记载:清雍正十年、嘉庆二十三年,光绪二年、十五年官府几次督工修建,屡被洪水冲 。《西宁府续志》记载:光绪二十四年秋复 于水,二十五年钦差大臣阔普通武集西宁镇、道、府、县署及商,拨银和募捐,兴建虹形握桥,桥面两侧置护栏、吊垂,都用油漆彩画而成,十分壮观。桥垣东西两端各建四柱三楹三楼小巧玲珑木结构牌坊两座。青海办事大臣豫师在牌坊门楣上各有书写镌刻匾文:东题“豁然贯通”,西题“乃克有济”,字形饱满,已鲜为人知了。桥梁津渡牌楼,不仅是作为桥梁津渡的指示标志,而且也是桥梁建筑艺术装饰,增加了桥的美观。此桥后遭洪水冲毁,牌坊仍存,原来的彩绘多已剥落,大约于1938年至1939年当局征集工匠,两次修桥。四十年代初青海省政府交通处修建木桩板面铺沙平架桥时牌楼被拆除。
舌尖上的老西宁记忆
每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小吃,都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每一种小吃的制作方式和食用方法,都反映着一定的审美情趣,表现了一定时期、一个地域的风俗习惯。西宁特色小吃以及背后的故事,带领大家回到旧时西宁民间食品作坊的那份温馨中。
糕点名家马纪良
马纪良,男,回族,青海西宁人。生于1900年,卒于公元1993年。
1918年,马纪良继承父业,继续生产“万盛马”清真糕点,他聘请糕点技师韵汉林作技术指导。采用清朝末年盛名全国的“什锦南糖”糕点的做法,并融入了当地回族人民逢年过节制作各种传统蜜食的技巧,增加了民族色彩。
马纪良生产的清真糕点,馅料有菜油、白糖、玫瑰糖、核桃仁、红绿丝、冰糖、蜂蜜配制的糖馅;有红枣、赤豆加糖和油,经过先煮后炒而配制的枣泥馅和豆沙馅。品种有:水晶饼、提糖月饼。造型有:柿子、佛手、石榴、梨、桃等果实造型;有白兔、黄鸟、鱼、虫等动物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南糖类的还有芙蓉糕、夹纱糕、萨其马、金果麻圆、花琪糕以及回族传统食品中的一刀切、蜂窝糖、蜜汁麻花、芝麻酥等品种。风味各异,质地细腻,营养丰富,花样繁多。以甜、酥、脆为特点。以木盒包装,有半斤装和一斤装的两种包装,保存期可达3个月之久,不易变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颇有名气,行销省内外。
1956年合作化时,马纪良参加了西宁市公私合营食品厂,任私方厂长,到1965年退休。
1980年,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政府创办了西宁回族食品厂,特聘请高龄马纪良任技术顾问。马纪良和儿子马守忠言传身教,无偿地将“万盛马”清真糕点的制作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一代糕点师。
酿酒名家赵均
赵均,字千之,男,汉族,西宁人,生于1886年,卒于1978年。
赵均生于富商家庭,16岁在北大街投资创办酿酒作坊(俗称烧房,又称古辘钱烧房),雇用外地酿酒大工,采用当地特产黑青稞为原料,酿造白酒(俗称烧酒)。赵均聪明好学,在生产过程中很快掌握了酿酒技术,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很快形成了独特的酿酒工艺,成了酿酒的巧匠和名家。赵均自己制作酒曲,自己酿酒,他酿造的烧酒,工艺独特,酒香四溢,酒液清澈透明,入口醇和绵软,深受高原各族人民的喜爱,誉称“神仙不落地”。慕名来买者,络绎不绝,远销农村和牧区。
赵均生产有道,经营有方,生意日益兴隆。他为了扩大生产,增加产量,于民国初年在南门外投资兴建四合院两院,其中一院为酿酒厂房,建有发酵池12个,蒸馏锅2口,产酒量大增。
1949年西宁解放后,由于原料缺乏,销路不畅而停产竭业。
老西宁有哪些特色小吃?
青海人爱吃面,离不开面,青海的风味小吃品种繁多,让人回味的锅榻、“魏麻食”、“杜酿皮”、冶凉面……等等,曾经拴住很多老西宁人的胃,小编挑选了几种代表性的小吃,聆听这些老人讲述70多年前曾经风靡一时的青海名小吃。
刀把馒头王客娃
民国时期,西宁人把外地人一律叫“客娃”,大家都叫他王客娃。王客娃有一手做馒头的绝活,他把面发好后,又揉进去很多干面 ,一边揉一边加面, 最后面硬得揉不开就用木杠子压 ,经过反复揉压后 面已经很硬 。
用这种硬面蒸出来的馒头非常瓷实 、很有嚼头 。更重要的是,这种干面馒头能顶饥耐饿 ,适合下苦力的穷苦人吃。因为王客娃的馒头西宁人很喜欢, 他每天尽量多做一些,就用刀切下面剂子直接摆到笼屉里,人们就给他的馒头起了个专有名字,叫“王客娃刀把”。
刘酿皮
西宁古城有一个卖酿皮的小生意人姓刘,他的酿皮做得好, 当时的人们都把他叫“刘酿皮”。刘酿皮家在北大街住, 他每天就在自家门口摆摊 。刘酿皮的酿皮是用精选的上等小麦面粉制成 , 柔韧绵长,滋味醇厚。
最主要的是刘酿皮的调料很有特点, 用料精细 、配制讲究成色。醋用湟源出产的黑醋里面泡着草果 ,辣椒用的是循化的线椒 ,用小石磨磨成辣面 ,不太辣但很香。而且刘酿皮的调料每天都是重新配制的,如果哪一天缺了一味调料 他宁愿不出摊。从远处赶来的食客问他为啥不出摊 ,他说 ,调和不全啊。别人说缺一样不要紧 ,不影响味道。他说,生意绝不凑合。可见其诚信经营的态度。
“福义园”饭店
老西宁城有个叫“福义园”饭店,坐落在大新街,是个四合院,有房屋39间之多。当时也是属于高档酒楼一类,因为它从不接待零星散客,专门承包宴席。一桌饭资要银圆二十块。由此,可以算出这桌饭的规格档次了。
可以想象,那个时候这座福义园酒楼是怎样的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夜夜笙歌了。现在的人想象不到古老的西宁也有这样的饭店和消费群体。
变个花样的油炸糕能治病
提起油炸糕,很多老人都记忆犹新,油炸糕做得最好的要数“韩疙瘩”了。已经76岁的宋国荣老人回忆,油炸糕的经营者姓韩,家住东关,他脖子后有个大疙瘩,经常用蓝布巾包起来,他经营的油炸糕也因此而得名。老人说解放前曾在省图书馆门口摆摊,他的油炸糕颜色深黄、酥脆香甜。在薄利多销的同时,也注重质量,油炸糕不仅大而且好吃,加上服务态度又好,在西宁曾红极一时。老人记得一个细节,那时拉了几天肚子的他特别想吃油炸糕,就带上几瓣大蒜备用,“韩疙瘩”见后,径直走进厨房,把大蒜和红糖放在一起炸出“糖蒜糕”,让老人趁热吃,并说专治拉肚子,老人吃完后果然见效。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韩疙瘩”的店面顾客盈门。据说1948年韩疙瘩花了六十块大洋去医院将大疙瘩切除,以后生意也日渐冷淡。
有醒酒作用的“魏麻食”
麻食,也有叫“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一道传统小吃。明代美食家黄正一在《事物组珠》一书中说:“秃秃麻食是面作小卷饼,煮熟入炒肉汁食。”20世纪30年代西宁的一些老人还记得在大新街北口的中山市场内,有一家独具特色的麻食店,店主叫魏新元,他的麻食在同行中首屈一指,尤其是那肉汤,味道鲜美绝伦,端起一碗麻食,尝一口汤,再细品里面的牛肉丁,余香绕梁三日不绝,虽说有点夸张,可见味道之鲜美。每日清早有许多顾客喜吃加重酸辣调味的麻食,据说可以醒酒,吃后头脑清爽。魏新元经营麻食三十余年,他的麻食味美价廉、经济实惠,生意一直很好,直到1969年因车祸亡故。
有热有凉的 “杜酿皮”
酿皮绵软润滑,加上调料酸辣可口、爽口开胃,是西北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酿皮是用面粉浆汁蒸出来的面皮。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酿皮,一种是高担酿皮。酿皮的原料甚多,从绿豆面、高粱面到麦面,似乎只要是富含淀粉之物,皆可入选,称为“面皮”。在西北这块土地上,对于“酿皮”这一名词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陌生。宁夏人将其称之为“酿皮”,陕西人则将它称为“凉皮”。西北的特色小吃酿皮进了陕秦之地,称为“面皮”;入了嘉峪关,又道“凉皮”。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称法,都只概括了这种美食的一个方面。
孙正新先生说,约在1932年,西宁下宏觉寺街有个陕西人,他做的酿皮首先出现在西宁街头,人称“杜酿皮”,杜酿皮小名叫尕玉子,人称杜尕玉酿皮,他家住大南门外,每日担子停放在南大街雷鸣寺街口南侧,他的酿皮灰碱适中,色黄质软,薄厚均匀,富有弹性,出售时有热有凉,需要热食,即放上大米粒用油加炒。其所用调料均为自己加工炮制。酿皮中调上这些调料后,味道十分可口,一袋烟功夫酿皮就卖完了。后来又有曹酿皮、刘酿皮都保持了杜酿皮的特色,为百姓交口称赞。
让人垂涎欲滴的“冶凉面”
家住东关的“冶凉面”,因其右手残缺一个指头(传说少年时为避军阀拔兵自残所致),人们又称没指头的凉面,三十年代在中山市场设摊卖羊肠凉面最有名气。他的凉面加工手续繁杂而精细,完全不同于现在市场上用机器面条做的凉面。面条捞出后,拌上熟清油,其色鲜黄透亮,油碌碌让人垂涎欲滴,再加入少许的萝卜丁臊子、菠菜及其他调料,口味别样,进来吃饭的顾客很少有只吃一碗就罢休的。可惜的是,四十年代“冶凉面”就去世了,后来东关马玉清经营的羊肠凉面也味极一时。
只做半天生意的“王酥饼”
西宁卫门口,在现在文化街西口,有一位兰州人,叫王建三,他做的酥饼,香甜脆软,火候适度。慕名而来买酥饼的人常常人满为患,有人把买到的酥饼拿到手上一抖,就像宽韭叶面条,可以用筷子夹着吃。老人记得,他们一天只做半天生意,想吃的人去晚了根本买不到。
缺调料就不出摊的“尹凉粉”
“尹凉粉”的制作者名叫尹得寿,是互助县沙塘川尹家湾人。父亲尹光祖为清朝营伍士兵,后来营伍解散,他做起了小本生意。经孤寡老人宋奶奶的传授,开始经营凉粉生意,人称老尹。他所做的凉粉色淡黄,水与粉的比例得当,加上有上乘调料,鲜嫩而富有韧性,打成细线条也不会断,其鸡蛋臊子更具特色。
据说尹光祖制作凉粉的手艺,只传给儿子不传姑娘。其子尹得寿保持了父亲做凉粉的特色,每日出摊三个小时就卖完了。他为人忠厚,经营诚实,服务态度好,远近来吃凉粉的人络绎不绝。据说有一天,“尹凉粉”没出摊,想吃凉粉的人不知何故,就去问,“调和不全呐”老尹回答,原来尹凉粉所用七种调料,缺一种他也不会出摊,否则认为是哄骗买主。正是这种诚信,尹家两代人经营近百年之久,“尹凉粉”成为我市群众受欢迎的名小吃。1979年,尹得寿病故,操作方法失传,“尹凉粉”在市场上绝迹。
西宁老城门
东门又称迎恩门
檐下悬匾额“天河锁钥”,在今东大街与花园南北街结合处的西侧。
五十年代东门城楼
西门又称怀远门
檐下悬两匾额一为“怀柔远人”,另一为“海藏咽喉”,在今西大街与长江路结合处的东侧
南门又称迎薰门
檐下悬匾额“岚光迎旭”,在今南大街与南关街结合处北侧
五十年代南门城楼
北门又称拱辰门
檐下悬匾额“澄波献瑞”,在今北大街北侧
北门城楼
西宁古桥
西宁人每天都要走的几座桥都有着很古老的历史。通济桥、惠宁桥、兴海路桥……每座桥都诉说着西宁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通济桥东接古城西门,西通去西川、北川大道,每当夕阳西下,镇海门(西门)城楼渐隐在暮色之中,站桥上,遥望垛堞森列,苍山如黛,桥下水波粼粼,明灭可见,更有一种雄浑悲壮之感。”
新宁桥的前身是惠宁桥
新宁桥是一座有些历史的老桥,旧称惠宁桥,位于小桥大街南端。
西宁的老街道有哪些?
1
水眼洞街
水眼洞街实际上是“水眼头”,后来的水井巷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命名的。原来南山寺根水渠的一条支流经渔场台,通过今水井巷南端城墙下的一个洞眼,流入城内,供城内居民清扫及城内菜园灌溉使用。因此“水眼头”竟成了这一区域的地名。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人在此购地建屋,一些作坊相继设立,人称这儿为“水眼洞街(包括今上人民街部分地区)”。五十年代,西门城楼及城墙被拆毁,路面拓宽拉直,面貌一新,改称“水井巷”。
2
莫家街
莫家街是西宁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在元末群雄争霸的烽火中,安徽寿州人莫得投奔朱元璋,后因军功封为西宁卫世袭指挥佥事,坐镇西宁。据现存《古湟莫氏宗谱》中由晚清西宁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张思宪所撰写的序来看,西宁筑城时,莫得曾在长兴侯耿秉文的指派下,负责这一工程,因忠于职守,所筑墙体坚固而受到嘉奖,后其子莫云继任此职,因功又被加封指挥同知,并恩准在城内选址建造莫氏府第。莫氏后人即在今莫家街一带卜地筑屋,建起私邸,并在私邸附近建起莫氏宗祠,人们以“莫家寺”称之。寺前街道,渐渐被人们叫作“莫家街”。
3
饮马街
饮马街得名于左营军马饮水一事。旧时西宁城区虽地处湟水南岸台地,但地下水却比较丰富,先民们早就掘地成井,汲水使用。明初改建西宁城后,不久即将防守西宁卫的左营游击(明清两代武职官员级别名)署设在这里。此外,还建有兵卒营房和能圈养800多匹战马的马厩和料场。当年今饮马街地区就有一眼水脉旺的井,井旁设有一长溜石槽,作为军马饮水之用。汲水兵卒轮流摇动辘轳,清澈的井水不断被倒进槽里,湿漉漉的街道渐渐被叫作“饮马街”。
4
莫家路
莫家路即今兴海路。莫家路的形成与北山铁佛寺是分不开的。铁佛寺建寺历史悠久,建筑华丽,有明代诗人夏瓒称赞铁佛寺的诗为证。它与北山洞窟一起,成了西宁城内士民和四乡老百姓礼佛和游览的胜地。每逢寺院举行佛事,人们扶老携幼,进献面食、奶茶供喇嘛食用,称为供“芒嘉”。 当年,今党校后的湟水上搭架有便桥,莫家路一带田埂便成了去铁佛寺必经之路,人称其路为“芒嘉路”。起初有人在此做买香表、蜡烛等朝佛用品的生意,后更有人摆茶园、开饭馆,成了街道,因谐音,把“芒嘉路”叫成“莫家路”。
5
纸坊街
纸坊街实际上是西关大街的一部分。过去叫“纸坊庄”,一个有田地、有耕畜的农村,近三百年前清乾隆时修成的《西宁府新志》中,就载有它的名字。当年,纸坊庄里有一处手工造纸的作坊,生产以麦草等为原料造的草纸和麻纸。 由于纸坊庄所处的地理位置东连通济桥、大西门,西接古城台,地处西川进城的交通线上,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进步,纸坊庄里沿通济桥连接西川大道两旁,有了几家骡马店和酩馏铺,就这短短五、六十米街面,比起邻近村子,要显得繁华多了,不知不觉间,人们改称为“纸坊”或“纸坊里”。解放后,随着城市的扩大,新的西关桥建成,纸坊更加繁华,它和北面的莫家路一起,成了解放初期西门外最热闹的两处地方,名称也改为纸坊街。
这3篇文章你看了吗?
来源:西宁晚报新媒体综合
编辑:孙喜春
云霄香烟货源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